BBC NEWS|中文

大家谈中国:垃圾分类也是公民的素质教育
把垃圾分类这架马车没有飞快起来,民众有责任,领导也有责任;如何给垃圾分类安装上“发动机”,考验领导执政智慧。不少地方操之过急,结果造成公众对垃圾分类“消化不良”,引起公众接受不适,反而阻碍了公众垃圾分类的进程。根据以往经验和教训,笔者以为,垃圾分类至少要从四个方面催生公民素质成长。
查看详情中创观点 | 两会声音
垃圾分类全国是否应统一标准?
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,并以大约每年8%的速度递增。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、减少资源浪费的有效手段之一。从实践来说,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取决于回收站本身分类处理垃圾的能力和技术。粗略统计,一顿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,节省木材300公斤,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%。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,只要我们认真按标准分类投放垃圾,不仅为后续垃圾的分级分类处理带来很大便利,也极大的促进了将垃圾变废为宝。
查看详情
人民访谈|人民网

垃圾分类怎么分?七字口诀来帮忙
在上海,为了让老百姓容易理解,有很多垃圾分类的口诀或者是顺口溜。“能卖钱的可回收,会腐烂的是厨余,有害垃圾单独放,其他垃圾统一投”“金塑纸衣可回收,药油电灯属有害。会腐烂的是厨余,其余全部归其他。”张益表示,金就是金属,比如说那些瓶瓶罐罐,塑就是塑料,纸就是纸张,衣就是衣服。药就是过期药品,油就是油漆桶,电就是电池,灯就是灯光、灯泡。通过这些顺口溜,可以让老百姓快速准确的记住相关垃圾的分类,对于海口即将实施的垃圾分类,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。
查看详情